<del id="mu7wp"><noframes id="mu7wp"><nav id="mu7wp"></nav></noframes></del>
        1. <legend id="mu7wp"><pre id="mu7wp"></pre></legend>
        2. <button id="mu7wp"><object id="mu7wp"><input id="mu7wp"></input></object></button><s id="mu7wp"><object id="mu7wp"><blockquote id="mu7wp"></blockquote></object></s>
          1. <tbody id="mu7wp"><pre id="mu7wp"></pre></tbody>

          2. 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> 黨建文化 > 文學藝術

            誤  讀

            來源:自創 作者:盛秀麗 發布時間:2022-04-11 文字大小: |

 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我永遠記得我第一次讀完《局外人》的感覺。
              這是什么世界名著?合上書的那一刻,我完全不知道書里講了什么,散漫、慵懶、模糊、像說著一個十萬八千里外的故事,無關痛癢,除了開篇第一句“今天,媽媽死了。也許是在昨天,我搞不清”和最后“我”被莫名其妙地判處死刑之外,其它的,全無印象。
              如果不是我敬仰的一位作家在一次訪談中著意提到《局外人》,說它寫的“太好了”,我是不會有興趣重讀它的。
              暗灰色的封面,右上角四分之一處是一個人的兩條腿,看不見上半身。腿是從膝蓋以下開始的,雙腳叉開,著黑色的褲子鞋子。封面的左側裝訂處豎排印著這本書的法、中文書名《局外人》,下面是作者和譯者的名字,[法]阿爾貝·加繆著,柳鳴九譯。一條豎線、一條橫線,斜斜的,把上面的兩條腿和封面的其它部分隔開一個相當大的空間。
              我長久地凝視著這幅畫面,什么意思?灰暗的底色、膝蓋以下的兩條腿、叉開的腳,身體的其它部分呢?他是胖是瘦,身高多少,眉目是否俊朗?如果這整張畫面象征全部的生活,那么……像濃厚的云層忽然射進來一道光,我突然明白,局外人,局外人,他的心根本就不“局”里,那么他的身高、胖瘦、眉眼清俊與否跟生活又有什么關系?這個封面設計的太切題了。
              接下來的閱讀就完全是另一番心境了,那些不急不緩的句子,那些無所事事的腔調,全圍繞“我”這個局外人層層展開,就連最后“我”糊里糊涂的殺了人(甚至連開四槍),法庭的審判也是別具一格:沒有辯護律師的唇槍舌劍,沒有對犯罪動機的探尋,出庭作證的,是養老院的院長與門房(媽媽是在養老院去世的)、媽媽的生前好友貝雷茲、“我”的女友瑪麗、鄰居雷蒙、馬松、沙拉瑪諾,他們分別講述了在媽媽去世后,“我”在媽媽的靈前打瞌睡、抽煙,喝牛奶咖啡,在送媽媽去教堂墓地的路上,我因為天熱不停地拿手帕扇風,而貝雷茲則因傷心過度而暈倒;在從養老院回來的第二天,“我”就去海濱浴場游泳,并和女友瑪麗一起去看了一場滑稽電影,我因貪戀她的肉體而留她過夜。一周后,雷蒙邀請我去海濱木屋過星期天,“我”去了。在海灘上,“我”莫名其妙就殺了人,并連開四槍!瑣瑣碎碎,零亂不堪。最后,法庭依據“我”在媽媽去世后沒有流一滴眼淚,并說不出媽媽的具體年齡判定“我”是“懷著一顆殺人犯的心埋葬了一個母親”。
              這是一次偏離軌道的審判,毫不復雜的犯罪動機被“我”在監獄里關了11個月之后終于開庭審理,法官、檢察官、律師、陪審團、證人,法律程序該有的,一樣都不缺,而就在我以為“我的案子很簡單”,最多不過“坐幾年牢或服幾年苦役”時,法庭卻無情地以“法蘭西人民的名義”判處我死刑。
              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,甚至連本書的譯者、法語著名翻譯家柳鳴九先生都認為這是對法國“現代司法羅織罪狀的邪惡性質”的無情揭露。
              如果加繆的目的僅只于此,那么他的目的已經達到,這本書可以就此完結。可是,當我把章節翻回,目光落在“還有兩件事是我牽腸掛肚、念念難忘的,那就是黎明與我的上訴”時,之前形成的印象全被打破,不,加繆的目的絕不止此!如果他僅僅是為了揭露法國現代法律體制的黑暗,那它和這本書的名字《局外人》有何關聯?于是,我的目光又回到了作品的開篇:“今天,媽媽死了。也許是在昨天,我搞不清。”
              我搞清了,從頭到尾,作為整部作品第一人稱的“我”始終是全書故事發展的“局外人”!無論殺人之前還是殺人之后,“我”的形象始終是模糊的、被動的,是游離于故事之外的。“我”和常人一樣愛媽媽,可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時候死的;如果瑪麗要和我結婚,那我就結;沙拉瑪諾因為感覺受了侮辱,我就拿槍殺了那個阿拉伯人。總之,不是“我”在推動著故事向前發展,而是故事在推著我往前走。殺了人,預審法官來了,律師來了,“我”明明感覺到他們所做的一切和我的案件毫不相關,可是,在長達11個月的時間里,我沒有提出半點異議。法庭上,“我”不止一次深切感受到庭長、檢察長、辯護律師以及采訪報道的記者都是一家人,而自己完全被排除在外,甚至就在內心里發出“現在到底誰才是被告呢?被告可是至關重要的,我有話要說”這樣強烈的呼喊時,依然三緘其口。判決后,我可以上訴,可我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,我腦子里盤旋的是絞刑架的高低。
              寫作,尤其是小說,就是要貼著人物來寫,人物刻畫成功了,作品就成功了一半。綜觀整部《局外人》,“我”都是形在而神不在。這樣的人,勢必被生活判定出局(死刑)。就像作品封面描繪的那樣,只有短短的兩條腿的下半部分。這是加繆最了不起的地方。
              同樣的誤讀,也發生在我初讀《紅樓夢》的時候。大家都知道,《紅樓夢》中的詩,像一條銀鏈,串起了大觀園中一個個年輕美好的生命。詩是黛玉、湘云、寶玉、寶釵、探春、香菱。可就是這些散發著他們青春光芒、并暗含著他們命運指向的詩,在我初讀紅樓的日子里被我完全忽略掉了。書是從老師那里借來的,為了讀得快(其實更多的是不理解),我就這樣跳著讀,哪里懂得什么“草蛇灰線,伏延千里”。
              時光倏忽飄過三十年,一本紅樓不知被我翻過多少遍,那些詩,竟像河底長出的草,在我生命的河流里不斷搖曳。
              2021年是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,為了向先生表達敬意,我做了一篇短文《大先生》。其實,那篇文章發出去不久,我就后悔了,它沒有寫出我心底最真實的感受。在讀到先生的小說《孔乙己》的時候,正值我工作上遇上一點不順心的事情,在逆境下讀逆境中的人,只覺迫害孔乙己的,不是“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”,不是短衣幫,不是看客,而是團團圍繞在他周圍的空氣。可是,我不敢寫,魯迅太偉大,沒有人在魯迅小說研究中提到過“空氣”。
              然而現實就這樣輕易地教育了我,在我的《大先生》完成不久,從事全國中小學語文編寫的溫儒敏先生就明確提出了“空氣”一說,并指出“要尊重自己的閱讀感受”。
              過去,現在,我不知道還有過多少誤讀,它印證著我的淺陋,也疊加著我的豐富。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Copyright @ 2016-2021 zmjt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:鄭煤集團信息管理中心

           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》 豫B1-20060044 豫ICP備12008426號

            地址:鄭州市中原西路66號       電話:0371-87781116

            全國互聯網安全管理服務平臺備案號: 豫公網安備 41010202002883號

            国产偷?视频在线观看,国产偷?视频在线观看,国产偷自视频区1000视频